3月24日上午,“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调研活动——以文艺评论助力‘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走出国际范”座谈会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事业部总监牛剑光,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事业部《上新啦文化》主持人蔚蓝,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利霞以及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参加会议。座谈会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负责人赵慎珠主持。
赵慎珠介绍道,本次调研活动是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全国文艺评论工作会后的第一场调研活动。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在2023年初联合举办了“探寻艺术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课堂”系列活动,讲座一经推出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传播,后被“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转发,点击量与播放量都十分可观。在随后与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文化新视角》栏目中,美术学院两位教师参加写作,文章推出后也引发了许多观众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关注与热议,因此,调研活动的第一场选在美术学院,既是对过去合作的总结,也是探寻未来合作的方向。
随后,牛剑光回望了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发展历程。他说,自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中《唐宫夜宴》引发盛赞以后,河南卫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相继推出了系列节目,热议如潮。在此背景下出品的《文化新视角》栏目邀请到十位特约评论员分别从文化、科研、美学、音乐、戏曲、舞蹈等多方面、全方位地深挖河南文化,深耕专业领域,点评节目、出品文章,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等多个网络平台中广泛传播,获得了圈内圈外一致好评。他表示,精准策划的文艺评论让电视节目如虎添翼,今后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事业部会加强与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与河南大学的深度合作,扎实节目制作中的理论研究基础,并邀请河南大学专业的专家团队走进河南卫视演播厅,真正让优质文艺节目传得快、留下来。
席卫权首先就“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策划与出品表示钦佩与赞扬,他说,中国节日是中国文化核心内容“礼”文化的象征,河南地域传统文化深厚,因此,我们有着足够的信心与资源将传统“礼”文化推入国际视野中,增强国际传播效应。他表示,河南大学一直有着强烈的服务于时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美术学院一方面立足于自身专业,一方面回应着新文科理念,既坚守传统,又秉持着助力国家与区域战略发展的意识,因此,美术学院十分重视此次与河南广播电视台、与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合作机会,三方各自代表着河南高水准的理论研究与文化传播,美术学院各部门与各位教师会给予积极配合。他建议下一步的工作要内容细节化、规避同质化,探索新发展路径。
座谈会上,参会者们就各自所关注、研究的领域展开分享,对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提供的学术交流机会表示感谢,同时针对当下的文化传播方式、内容,媒体宣传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杨宏鹏说,相较于艺术方面的传统文化传播,新兴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和技术也同样重要。河南卫视《文化新视角》栏目依托着强大的中原文化历史底蕴,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与内涵用创意手法展现出来,走出了国际范。李坤表示,在参加节目过程中他从动画和新媒体研究方向出发,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有了许多新思考。他认为,当代中国动画的艺术呈现方式应是融合、开放的,要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进行表达,而不应将艺术和审美变成一种理性的、生硬的符号。王金磊从视觉角度出发,讨论了地域性的文化类节目如何深挖本地的民俗、节日等,例如“开封灯笼张”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等。董睿以“走进州桥”举例,他表示,媒体与学术具有重要的互补性,媒体的关注会引发学者的思考和兴趣,两者结合可以将学术选题与文化实践结合,提高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和大众性。贾涛在发言中说,在新文科背景下,文艺评论是基于历史、理论和评论三大结构的研究,与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十分期待三方合作能够碰撞出更多学术性的火花。朱芳就空间改造方面提到,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要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与各行各业一起努力,用更现代化的方式使中国传统节日真正做到“守正创新”。
蔚蓝表示,作为节目的助推者,她希望能够将文艺评论专家的文字统筹、整理后以视频、节目的方式传播和呈现,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发扬传统文化助力。她十分期待能够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各位专家学者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与讨论,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事业部、未来将会开展更多合作,从理论研究、文艺评论、新闻宣传共创一条专业、深度、鲜活的传统文化传播链条,推动传统文化深入大众,扩大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弘扬文化自信,助推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格局中占据更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