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一、项目实施背景及特点
《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磬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为指引,依托河南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学科优势,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以艺术的形式讲好黄河故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凭借河南大学人文社科厚实基础加中原高等艺术教育工作母机的综合平台优势,推升青年画家“强实践+厚人文”的创新发展模式建构,挖掘新时代特征,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用精湛的绘画表现手法赋予作品更多的精神内涵,以感悟黄河文化精神为主线,通过中国画表现形式,创作一批凸显中华民族根和魂的时代经典作品。拔擢新人、助推新秀,拱顶新时代黄河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高峰,传承与弘扬国家意志。

二、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简介(包含项目实施主体、合作方简介)
《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项目由河南大学为主体实施项目。本项目通过名家宣讲、大师亲传、采风考察、绘画创作、展览推广等方式,“专精美术创作与深化黄河文化内涵解读相结合”是本项目的着力点,从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项目的课程设置上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传承与发展相统一的教学思路,拓宽艺术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核心课程包括黄河文化概说、黄河流域的文明与艺术、当代黄河主题写生与创作等共22个专题。师资团队由全国名家、美院教授、本校名师组成。引领青年艺术家们以新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形式,去丰富和拓展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去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今天的“黄河故事”。
河南大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拥有教育部“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同时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是国内外研究和传承黄河文明的重镇。河南大学艺术教育一直砥砺前行,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艺术实训中心实验基地。美术学院现有美术学、书法学、绘画、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7个本科专业,拥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授权点,3个学科点均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艺术学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项目主要合作方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1960年省美协成立以来组织开展大量的美术活动。多年来培养数以千计的美术作者,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和著名美术家,使河南美术创作整体水平稳步提升。河南省美术馆设有三个现代化展厅,总展区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有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是进行学术讲座、研讨、交流的理想场所。河南省美术馆不仅是河南美术工作者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也是展示河南美术创作水平、对外美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项目将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文艺评论、人才培训、业务交流。多年来,为河南文艺创作和文艺的健康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与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美术馆、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证本项目高质量推进。
(二)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申报指南》和《项目资助协议书》的相关规定,培训总时长共150天,其中,集中授课31天。
具体培训安排为:
培训总时长150天,集中培训31天,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23年4月2日--5月19日,召开项目筹备推进会,做好推广宣传、学员遴选、招生工作。
第二阶段:2023年5月20日--6月21日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进行集中培训。举办开班仪式和研讨会,组织专家授课、专题研讨、写生考察、绘画创作等。期间组织学员赴河南巩义、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等地写生采风、搜集素材,拟定创作方案草图。
第三阶段:2023年6月22日--8月25日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写生、创作方案草图作品展及研讨会,确定最终创作方案,并进入正式创作阶段;学员与导师组持续沟通并获得创作指导,最终完成黄河文化主题创作。
第四阶段:2023年8月26日--9月30日完善创作、汇编画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结业作品集》,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第五阶段:2023年9月31日--10月30日完善整理结项材料,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举办“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实施过程交流总结研讨会”。
(二)项目实施地点
1.集中授课地点:河南大学。
2.项目交流、采风、创作等艺术实践地点:河南开封、河南巩义、山东东营等。

(三)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培训主要内容包括《黄河文化概说》《黄河流域的文明与艺术》《一直在路上--当代黄河主题写生与创作》《黄河主题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当代性思考》《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思考》《“中原书风”研究与创作》《质朴的精神—黄河主题创作探研》《新时代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的文化逻辑和色彩隐喻》等。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主要针对学员课业完成的质量进行打分,具体标准(以百分计):出勤占20%;阶段创作(论文、创作草图等)占30%;最终完成创作占30%;参加展览、发表作品或参加汇报展示与交流占20%。经评定、考核合格后,可颁发《结业证书》。
(五)师资力量
师资团队简介
1. 项目负责人:
马利霞 15803785136
2. 项目联络人:
孙成刚 15537831669
3. 培训授课教师
序号 |
教师姓名 |
所在单位 |
1 |
张江舟 |
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国家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水墨研究》执行主编。 |
2 |
唐勇力 |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务委员,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
3 |
王颖生 |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学院院长、修复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第四届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
4 |
陈钰铭 |
总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院外画家、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 |
5 |
李连志 |
武警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
6 |
马国强 |
中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长城书画院副院长、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任伯年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
7 |
丁中一 |
中国美院成人教育分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中国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河南中国山水画艺委会顾问、河南画院院外画师。 |
8 |
赵振乾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书画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教育委员会委员,原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第七届省督学,河南省艺术教育协会副会长高校分会会长,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执行主席,开封市书协名誉主席。 |
9 |
袁汝波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10 |
席卫权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动漫协会副会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美术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师范认证评审专家,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美术学科专家,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 |
11 |
彭西春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委会副主任,教育艺委会副主任。 |
12 |
杨健生 |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院务委员、民盟中央美术院河南分院副院长、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13 |
张新词 |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乡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学科组面试考官,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专家,省级专业教学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美术学专业)负责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美术学)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点(色彩构成)负责人,河南科技学院艺术硕士学位点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美术学)负责人。 |
14 |
张清民 |
中外文论与美学博士,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专业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暨高级人才计划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
15 |
张自然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学科带头人,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民族艺术研究》“艺术文献学”栏目主持人。 |
16 |
杨宏鹏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
17 |
李韬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
18 |
董睿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商周考古博士后,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访问学者,美国Art Frontier 杂志副主编,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美术考古、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 |
19 |
范晓利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20 |
马利霞 |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六)培训成果展示
汇编画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结业作品集》,学员优秀作品将于2023年8月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七)学员管理
参训学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项目主体即时解除其参训资格,该学员不予结业,不发放结业证书:
(1)培训期间发表违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有损党和国家形象及其他有关意识形态方面显著问题的言论的;
(2)严重违反项目主体制定的管理制度,经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3)无故旷课1次,或出勤天数不足培训总时长90%的;
(4)中期或结业考试、考核成绩不合格的;
(5)其他不予结业的情形。
对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培训任务的,项目主体可做退学处理,如培训进度未超过总培训时长的五分之一,项目主体可从未录取学员中按次序补录。
四、招生对象及条件
本培训项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全国招生,采取个人申请、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择优录取学员30名。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为45岁以下(1977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项目面向全国招生中国画及相关专业学员,本专业教师、美术展馆、协会专业人员等,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职青年艺术人才。同时,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一条:
1.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1次(含1次)以上,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含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3.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10年以上,且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凡是符合条件的,且没有参加过国家艺术基金其他同类培训项目的学员,通过个人申请或单位推荐,均可申报。主办方根据报名者提供的材料择优录取并上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审批备案。

五、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5月6日。
(二)报名渠道
本招生简章及报名表将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申请者下载报名表如实填写并将如下材料电子版打包发送至邮箱:1561571765@qq.com,录取名单请关注后期公众号发布。
(二)报名流程
提交报名表及相关材料→资格审查→录取通知→报到入学。
1、报名表:请根据情况如实填写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项目报名表(附件),学员签字盖章后将报名表扫描为彩色电子版文件,文件格式JPG,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2、相关资料:本人身份证、最高学历证书、最高学位证书、职称证书、作品入选及获奖证书、个人2寸免冠彩色照片、单位出具的脱产证明(须加盖单位公章)。
3、本人代表性作品电子版高清像素6件(大小2-5m),文件命名格式为“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尺寸-创作年代”,文件夹命名格式为“国家艺术基金-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4、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5月6日(逾期不予受理)。
5、联系地址及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报名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孙成刚 15537831669
单位: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电话:0371-22192459
传真:0371-22192459
邮箱: 1561571765@qq.com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邮编:475001
注:初审一律采用电子版报名,请对照要求认真准备,将以上材料发送至指定报名邮箱。正式录取人员递交纸质文件用于备案。

六、录取方式
(一)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按照国家艺术基金相关规定遴选,择优录取,录取名额为30人。
对于入选学员将以电话、邮件、公众号平台方式发布并通知,请务必保持联系方式畅通,并于指定日期到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报到。发送录取通知后未回复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
(二)报到及复审材料:报到时请携带报名表原件(一式两份并加盖单位公章,贴好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4张(照片背面签名)、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2份、本人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份、职称证书复印件2份、作品入选及获奖证书复印件2 份、单位出具脱产证明原件(加盖单位公章)及复印件2份。
(三)报到方式
报到时间:2023年5月19日(早8:00-晚6:00)
报到地点: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办公室
报到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孙成刚 15537831669
郑 浩 17837802255
于 跃 18739986568
七、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根据国家艺术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项目主体承担。关于交通费报销请参见国家艺术基金《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

八、管理、考核与结业
(一)管理
学员在项目实施期间,需全程参加,如有旷课、无法完成培养计划或不服从管理者,主办方将按照“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培训期间个人若出现安全、健康问题,责任自负。
(二)结业资质
本项目以“黄河文化主题创作成果”作为考核依据,提交至少一幅创作作品参加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的结业展览,展览作品经评委评选后入编画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结业作品集》。培训期满后,学员完成规定学时,并经专家教师分析点评,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人才培训》结业证书。
九、项目参与学员的协议方式
学员一旦提交报名材料,双方本着诚信的原则,有义务履行简章上所述条例,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按河南大学有关管理条例执行,同时学员与项目组签订培训期间管理协议。
国家艺术基金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青年创作人才培训》项目组
202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