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31日晚19点,“赏心聚力,以美抗疫——河南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传播”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钧窑学研究院院长、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洪伟主讲的“钧瓷为什么那么美:一种历史视角”以腾讯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为美术学院副院长蔡玉硕教授。
讲座伊始,主持人在致辞中介绍:三年疫情并未阻隔王洪伟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行步伐,先后提出“钧窑学”“中原陶瓷学”的学术构想和研究思路,并完成了国社科课题《传统的再造——基于中原历史名窑演化变迁的艺术地理学研究》、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钧窑通史》(三卷本)等一系列累累硕果,策划了数十场国际性、全国性陶瓷学术研讨会,“中原陶瓷学”学术研究已成为当代中国陶瓷研究的一个学术高地。相信今天的讲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期待与大家一起赏钧瓷之美,悟学术之道。
主讲人王洪伟立足钧瓷发展全史,阐释了当代中国钧瓷的意象美学。讲座分七个阶段讲述钧瓷美学特征:第一阶段:早期钧瓷铁系青蓝釉时期清淡含蓄的美学特质。第二阶段:钧瓷铜红釉创烧后,开辟多彩多姿的中国瓷器美学新空间。第三阶段:晚清民国到1950年代前后,钧瓷窑变美学观念形成。第四阶段:1980年代钧瓷美学“意境学说”形成。第五阶段:当代钧瓷工匠对钧瓷意象美学的探索。第六阶段:钧瓷微观意象美学构建。第七阶段:现代艺术理念与传统中国钧瓷意象美学的融合。
首先,王洪伟简要梳理了钧瓷发展的七个阶段,介绍了钧瓷釉质釉色特性、古代钧瓷匠人制瓷的形制方法以及中原钧瓷种类,指出高温还原火烧制钧瓷铜红釉以及铜系青蓝为陶瓷窑变艺术的成熟化;钧釉在高温下流动的诸多色彩和纹路形象地显示出各种独特地山水、动植物意境开创了钧瓷美学的新境界;中原三大钧瓷:铁系青蓝釉,钧瓷铜红釉,铜系青蓝釉,尤其是铜系青蓝釉形成了独特的钧瓷意象美学新境界。
早期钧瓷铁系青蓝釉时期——雨过天晴。王洪伟老师图文并茂地阐释了钧瓷釉色以天青色、天蓝色、月白色为代表,追求“雨过天晴” 般清淡舍蓄的美学特质,在钧瓷铜红釉发明后,开辟了多彩多姿的中国瓷器美学新空间。

蓝钧红斑时期——自然主义。王洪伟以宋金红斑钧瓷枕等为例指出钧釉流动的各类形态与中国山水画之间的相似之处:蚯蚓走泥线与中国山水画中树木勾线之间极其相似的艺术效果;钧釉自然渐变的色彩与山水画中的墨色渲染之间的共鸣等,之后引出钧瓷红斑的美学意义,即能够引领观者到达自然情境的一种审美图示。钧瓷由此形成了自然主义的意境。

王洪伟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先生对钧瓷的贡献入手,讲述了孔相卿在窑炉结构创新和钧瓷釉质釉色的研究方面的建树,研制出“美人醉”、“桃花红 ”以及“紫金斑”等釉质配方,并将过去红蓝单色调的钧瓷色彩幻化为真正五彩缤纷的“万色”钧世界。随后王洪伟以《寒鸦归林》为例形象地解释了钧瓷的“意境说”。瓷盘釉变自然幻化出的鸟雀纷飞、树木藤条、夕阳霞光,湖光山色等尽在釉变的意境之中,栩栩如生。

探讨钧瓷微观意象美学构建时,王洪伟通指出:微观摄影可以捕捉到了一些肉眼难以观察到的钧瓷纹理与图案,奇妙幻化、出其不意的美学效果。他将摄影技术介入陶瓷研究这一创新称为钧瓷研究的“内转”和“深化”,并指出不仅是陶瓷研究,任何艺术创作与设计创新研究都要进入文明的深处,要善于发现新材料,挖掘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开创新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王洪伟通过一系列作品展示了传统钧瓷意象美学的现代性增长。如周国桢将钧瓷发展与时代结合,运用现代更加精细的烧制技术使作品中具有一种“火的力量”,将钧窑的特色——窑变展现的淋漓尽致,且融合了意境绘画,可谓是窑变意境绘画的典范;韩美林结合剪纸、青铜器等中国传统工艺,赋予钧窑以崭新的形态等。
王洪伟通过大量的、风格各异的国大师作品,以及精彩的文献解读,让大家领略了钧瓷“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意境之美、坚守手艺的大师和窑工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传统陶瓷工艺在现当代转型发展的新探索。互动环节,王洪伟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做答,并鼓励同学们要勇于跨学科研究,要做有思想的艺术家。
学术主持蔡玉硕教授总结本次讲座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我们共同的期待和努力的方向。“凝视远方,通达梦想”是本次活动的目的。王洪伟在多元化探索构建中国陶瓷理论研究新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以跨学科视角的研究方法为学界架构起一个“全景”式的中国陶瓷理论研究体系,以一个学术人的倔强,执着于中国陶瓷学术研究的“远方”,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为河南省陶瓷行业、工艺美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动力和学术支持,也是王洪伟老师多年来致力创新的“梦想”。
本次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跨学科研究的兴趣,明确了艺术创作与设计创新的方向。相信随着“赏心聚力,以美抗疫——河南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传播”系列讲座的持续开展,会带动更多学子热爱并积极投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主办单位:
河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河南大学教务处
河南大学学生处
河南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