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5月26日上午9:30,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院副院长严晨教授在河南大学美术学院405阶梯教室进行了艺术与科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三讲——《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你需要认知的未来设计方向》专题讲座。参加讲座的有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副院长蔡玉硕、动画系副主任倪娜以及各专业的教师与同学。蔡玉硕副院长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代表全院师生对于严晨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与热烈欢迎。席卫权提到,当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给高等设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晨教授对“艺术与科学”关系的探讨,将拓展我们对设计教育的认知视野,对学生把握当前新兴的设计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次讲座,严晨教授讲述了在教育变革、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对于未来设计人才教育的影响。同时,严晨教授就“艺术与科学即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一、什么是设计?
严晨教授认为设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性的艺术科学,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对于“设计是什么”的话题,严教授分别从“创造”、“服务”、“文化”、“科学”、“能力”和“财富”七个方面以“案例+结论+互动”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我们怎样产生创意?
严晨教授表示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一位经验丰富的创作者往往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观察熟悉的事物,并善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思考要创作的主题。”在讲座中,严晨教授与同学们就设计创新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发挥自己想象。同时,严晨教授强调“如果你对于某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想法,那么这个想法是最危险的。获得一个好方法的最佳方法是拥有很多个想法。”他认为,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多维度思考的重要性,从全新的多个角度感知熟悉的事物,只有在这些层面上获得突破,才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设计。
三、什么是媒体?
严晨教授认为,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数字技术以及高新设备的推动下,媒体已经成为集内容、设计、数字技术、关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出版业的碰撞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自然升级变革。此外,严晨教授还介绍了教育与市场的现状与设计的发展方向,为同学们的就业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讲座最后,蔡玉硕副院长指出,对设计而言,艺术与科学二者的关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学科之间的壁垒其实都是人为造成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还要有“尽精微,致广大”的科学精神。
据悉,本次讲座是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三讲,也是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创新实验班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晨教授对《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你需要认知的未来设计方向》的精彩演讲感染了在场的同学们,使大家受益匪浅。
严晨: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院副院长、教育部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创新、传输和出版”教席、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子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组部“千人计划”评审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团队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