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强国建设号召,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江涛和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吕汶锦带领学生于6月27日-7月18日分赴河南沁阳与山东费县,将专业课堂延伸至广阔社会,通过墙绘创作、思想教育、艺术支教、非遗研习等多元形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品格、提升技艺、服务社会,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与社会反响。


以墙绘为媒,艺术赋能焕新乡村风貌
作为本次暑期教学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学院师生深入河南焦作沁阳市中学校园与山东临沂费县大田庄乡,以主题墙绘创作为载体,积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强化文化赋能效应,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学子们根据不同服务对象与环境特点,精心设计了墙绘方案。在沁阳市高级中学,创作聚焦青少年美育需求,以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意义的国漫IP形象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艺术氛围,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感知与创造活力。在费县大田庄乡,学生们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清廉村居”等主题,深入挖掘当地自然风貌、民俗文化与时代愿景,将乡土情韵与美好期盼转化为鲜活的视觉语言描绘于乡村公共墙面上,使其成为了传播文明、展示风貌、凝聚共识的靓丽文化景观,并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




以历史为鉴,思想铸魂深化育人实效
在深入基层实践的同时,美术学院高度重视师生思想引领,将专业实践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筑牢信仰之基,引导师生用艺术讴歌伟大时代,以自身所学服务人民群众。
师生们走进沁阳博物馆,探访李商隐故居、宋学义故居,参观二仙庙,通过实地探访历史遗迹和红色场馆,师生们深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厚植了家国情怀,坚定了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
与此同时,师生深入山东沂蒙革命老区腹地——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珍贵的史料、文物和生动的讲解,大家重温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了革命先烈们深厚的爱国情怀,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精神洗礼。




以支教传薪,美育浸润播撒艺术种子
为进一步深化美育服务,拓展实践内涵,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在费县大田庄乡同期开展了艺术支教活动,将美育延伸至乡村教育一线。
师生们为当地孩子们量身打造了绘画、书法、手工、音乐、通识五门课程,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耐心教授艺术技法,用心启发创意思维,鼓励孩子们大胆表达与创作。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艺术的灵感碰撞,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眼中闪烁的对艺术的热爱,成为实践成果中最动人的注脚。艺术支教不仅传授了知识与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为乡村美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非遗为师,匠心传承守护文化根脉
师生们专程前往沂蒙手绣民间非遗场馆进行深度研习,近距离观摩沂蒙手绣精湛繁复的技艺流程与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聆听非遗传承人讲述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传承故事,亲身感受传统工艺所蕴含的深厚智慧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场生动的非遗文化实践课,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艺术创作积累了宝贵的民间艺术养分与灵感源泉。


此次暑期教学实践活动是河南大学美术学院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教育理念的生动写照。学院师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画笔描绘时代画卷,用心灵感悟文化根脉,在服务社会的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新时代美术教育工作者和河南大学学子的良好风貌。
未来,美术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引导更多师生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谱写新时代美育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